船舶救生设备使用管理制度(船舶救生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)
发布时间:2024-12-26阅读次数:33

船舶救生设备救生设备的配置

1、所有海船应配备手提无线电台供救生艇和筏使用,平时存放在指定位置,紧急情况下由专人携带。国际航行的客船,如人数在199-1500人之间,至少需配备一艘机动救生艇配有无线电台,装在专用舱室内,配备专用电池和发电机。

2、救生衣的配备数量:船上人员每人配备一件,驾驶室和机舱各值班人员每人增设一件。客船上还应附加配备船上总人数5%的救生衣。救生圈的配备:是按船舶种类及船体长度配置——不能说按船舶结构配备。救生浮具的配备:主要在I类航区航行的客船上配置,按船员和旅客总数的3%配置。

3、救生衣是船上必备的救生设备之一,船上救生衣的数量是按照乘客的数量而配备,保证每人一件。同时在值班处所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衣,另在甲板易见处配备相当于乘客总数5%的救生衣。而且额外配备乘客总数10%的儿童救生衣。

4、救生衣是每船必备的设备,其数量根据乘客数量而定,确保每人一件。救生衣通常存放在值班处和甲板显眼位置,数量分别相当于乘客总数的5%和10%,儿童救生衣数量额外配备。救生衣要求为橙色,配备口哨,喷有船名,且在浮力和反光材料面积上有严格要求,考虑到海浪因素,还对颈部支撑做了设计。

5、救生艇必须配备SOLAS公约和LSA法规描述的所有设备,这是为了帮助遇难人员很好的在海上生存。那么,救生艇属具与备品的数量要求是什么 呢 足够数量的可浮桨(4支以上)、桨架或桨叉。

6、船舶必须按救生设备规范的要求配置各种救生设备,目的是:为了保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。以便船舶一旦遇难弃船时,船上的所有乘员都能利用这些救生设备等待援救。船舶救生圈的配备:救生圈的使用目的:是为了救助落水人员,供落水人员攀扶待救。

救生圈的使用规范

1、救生圈应分布在船舶两舷容易拿到之处,并在可行范围内,分放在所有延伸到船舷的露天甲板上;至少有1个应放在船尾附近。其存放应能迅速取下,并不应以任何方式使其永久系牢。

2、.救生圈的外径不大于760毫米,内径不小于440毫米。6.救生圈被烃类火焰包围2秒钟后,离开火源应不持续燃烧。7.至少总数50%的救生圈配备电池式自亮灯浮1只,其发光强度应不小于2烛光,并能持续42分钟,以便夜间指示位置。自亮灯浮除电池式外还有化学自燃火焰式,但油轮只能使用电池式灯浮。

3、救生圈应耐高低温,无皱缩、破裂、膨胀、分解。救生圈从规定高度投落后,应无开裂或破碎。救生圈应耐油,无皱缩、破裂、膨胀、分解。救生圈应耐火,不应燃烧或过火后继续融化。救生圈应能支承15kg的铁块在淡水中持续漂浮24h。

4、根据急救规定,救生圈岸边应该设置在离水面高度在5到2米的位置,同时应该与岸边的水平距离保持在5米以上。如果在救生圈与岸边之间有一些障碍物,比如树、杆子、岩石等,那么应该考虑这些障碍物的位置,以确保救生圈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被迅速地取用,岸边设置位置的选择应该符合现场实际情况。

5、救生圈上必须连有直径6mm,长度不小于30m的 浮索。正确抛投和使用救生圈 抛投者一手握住救生圈的救生索,另一手将救生圈抛在落水人员的下流方向,无流而有风时应抛于上风,以便落水者攀拿,注意不要打在落水者身上,也可以将救生索系在栏杆边,两手抛投救生圈。

6、栈桥救生圈应挂在外侧。栈桥救生圈挂在外侧可以方便被落水者取用,也可以避免被栏杆挡住无法取用。挂在外侧还能提高救生圈的可见性,让人们更容易发现和使用。救生圈的悬挂方法必须符合安全规范,要定期检查充气状态。

救生圈使用注意事项

救生圈应分放在船舶的两舷容易拿到处,船尾至少应有一个;应能迅速取下,并不得永久性制牢。救生圈的保管 救生圈是露天存放的,很容易损坏,保管时应注意:经常注意外表是否龟裂,把手是否磨损或霉烂,浮力材料是否老化;油漆脱落要重涂,标志不清要及时重描;圈架要除锈、油漆,损坏要及时修理。

救生圈露天存放容易受损,保管时应注意:检查救生圈外表是否龟裂,把手是否磨损或霉烂,浮力材料是否老化;油漆脱落要重新涂漆,标志不清要及时重描;圈架要除锈、油漆,损坏要及时修理。

存放:救生圈应放置在船舶两侧易于快速取用的位置,特别是船尾至少应配备一个。它们应能够迅速取下,不得永久固定。 保养:救生圈露天存放易受损害,应定期检查其外观是否损坏,把手是否磨损或腐烂,以及浮力材料是否老化。损坏的救生圈应及时修理或更换。

救生圈存放的位置应明显易见,易于取用,周围不应有其他任何遮挡或阻挡物品。救生圈的保管 救生圈是露天存放的,很容易损坏,保管时应注意:经常注意外表是否龟裂,把手是否磨损或霉烂,浮力材料是否老化;油漆脱落要重涂,标志不清要及时重描;圈架要除锈、油漆,损坏要及时修理。

救生绳使用与保管注意事项:使用时不能使绳受到超负荷的冲击或载荷,否则,会出现断股,甚至断绳。平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,以防霉变。使用后涮洗。温水后应及时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晒干,切忌长时间曝晒。勤检查,如发现绳索磨损较大或有1/2股以上磨断时,应立即停止使用。

救生圈绳索使用与保管注意事项:使用时不能使绳受到超负荷的冲击或载荷,否则,会出现断股,甚至断绳。平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,以防霉变。使用后涮洗。温水后应及时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晒干,切忌长时间曝晒 勤检查,如发现绳索磨损较大或有1/2股以上磨断时,应立即停止使用。

船舶救生设备

在船舶安全中,救生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首先,救生载具是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首要工具,包括救生艇、救生筏、救助艇以及各种救生浮具,它们能够在水上提供求生平台。其次,个人救生设备是确保个人安全的关键,如救生圈、救生衣、救生服和抗暴露服,这些设备轻便实用,能在短时间内提供浮力和保暖。

船舶救生设备的设计必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即时启用,无论是停泊还是航行期间,设备都应处于可用状态。设备需能承受极端的环境条件,能在-30℃到65℃的空气温度范围内存放,且不会受到损坏。即使在-1℃到30℃的海水中,设备也能保持正常工作。

船上救生设备包括哪些?救生衣是每船必备的设备,其数量根据乘客数量而定,确保每人一件。救生衣通常存放在值班处和甲板显眼位置,数量分别相当于乘客总数的5%和10%,儿童救生衣数量额外配备。

货船除了上述规定,还需配备至少1艘救助艇。对于85米以下的货船,每舷救生筏容量需覆盖船上人员100%,若无法快速转移,还需额外配备,使每舷总容量达到150%。救生衣要求船上每人1件,驾驶室和机舱值班人员额外增设,客船还需额外配备总人数5%的救生衣。救生圈配置取决于船舶种类和船体长度,而非结构。

救生圈一般放在船舶的什么位置?

1、救生圈应分布在船舶两舷易于拿到之处,并在可行范围内,分放在所有延伸到船舷的露天甲板上;至少有1个应放在船尾附近。其存放应能随时迅速取下,不应以任何方式永久系牢。

2、救生圈应分放在船舶的两舷容易拿到处,船尾至少应有一个;应能迅速取下,并不得永久性制牢;救生圈存放的位置应明显易见,易于取用,周围不应有其他任何遮挡或阻挡物品。

3、《公约》中规定,船舶救生圈应分布在船舶两舷易于拿到之处,并在可行范围内,分放在所有延伸到船舷的露天甲板上;至少有1个应放在船尾附近。其存放应能随时迅速取下,不应以任何方式永久系牢。救生圈的配备:救生圈的使用目的:是为了救助落水人员,供落水人员攀扶待救。

4、救生圈应分布在船舶两舷容易拿到之处,并在可行范围内,分放在所有延伸到船舷的露天甲板上;至少有1个应放在船尾附近。其存放应能迅速取下,并不应以任何方式使其永久系牢。

船舶救助艇能装多少人

小编了解到,船舶救生艇应至少能乘载5个坐下的人员和1个躺下的人员(至少6人)。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救助艇的相关要求。须符合对救生艇的一般要求。其长度应不小于8m,且不大于5m;应至少能乘载5个坐下的人员和1个躺下的人员(至少6人)。

温馨提示,所有救生艇人数不能超过150人。

小编了解到,救助艇应至少能乘载5个坐下的人员和1个躺下的人员。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救助艇的相关知识。

客船的救助艇数量应满足船员数量与乘客数量的比例不小于1:1000的要求,且每艘客船应至少配备1艘可容纳25人左右的救助艇。货船的救助艇数量应满足船员数量与货物数量的比例不小于1:100的要求,且每艘货船应至少配备1艘可容纳50吨左右的救助艇。